您当前位置:主页 > 家暴离婚 > >

家庭冷暴力算不算家暴?

根据《反家庭暴力法》的规定,明确增加了经常性谩骂、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、精神等侵害行为,这就是将我们常说的冷暴力纳入了家庭暴力保护的范畴。这是截至目前我国在法律层..

15026597100

在线咨询(*仅律师可见)

称 呼 :
手机号码 :
备 注:

家庭冷暴力算不算家暴?

发布时间:2019-11-28 11:35 热度:


根据《反家庭暴力法》的规定,明确增加了“经常性谩骂、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、精神等侵害行为”,这就是将我们常说的“冷暴力”纳入了家庭暴力保护的范畴。这是截至目前我国在法律层面对“冷暴力”首次且唯一的法律规定,因此冷暴力也是属于家庭暴力中的一种。
一、家庭冷暴力算不算家暴
 
2016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我国首部《反家庭暴力法》第二条明确规定:“ 本法所称家庭暴力,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、捆绑、残害、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、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、精神等侵害行为。”在此之前,关于“家庭暴力”的定义出现在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〈婚姻法〉的解释》当中,该《解释》当中对家庭暴力的定义是:“行为人以殴打、捆绑、残害、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,给家庭成员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”。
 
《反家庭暴力法》的规定,明确增加了“经常性谩骂、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、精神等侵害行为”,这就是将我们常说的“冷暴力”纳入了家庭暴力保护的范畴。这是截至目前我国在法律层面对“冷暴力”首次且唯一的法律规定,现有的《妇女权益保障法》、《婚姻法》对“家庭暴力”的规定要么只有原则性的规定,要么没有明确的界定,《反家庭暴力法》这一专门法的颁布实施,有力地弥补了这一法律空白。
 
二、哪些行为是家庭冷暴力
 
所谓“家庭冷暴力”,是指夫妻双方产生矛盾时,漠不关心对方,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,停止或敷衍性生活,懒于做一切家务工作等非正式暴力行为。家庭冷暴力实际上是一种精神虐待。
 
这种暴力一般表现在夫妻之间矛盾虽不诉诸武力,但却通过暗示的威胁、言语的攻击,在经济上和性方面进行控制。彼此有意用精神折磨来摧残对方,使婚姻处于一种长期的不正常状态。这种精神上的折磨和摧残,甚至比肉体伤害更可怕。处于家庭冷暴力中的女性大多有委屈感、被控制感,感情变得脆弱易激动,心理上常常处于孤独状态。
 
先分析夫妻感情是否破裂,问一问自己是否主动改变态度来挽救婚姻,如果证实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,那么一定要果断结束婚姻。看双方有没有心理问题,不能一味指责对方,给彼此留下空间来思考,不可消极、被动、软弱地面对问题。
 
夫妻交流中,冷暴力表现为两类:
 
第一类:对对方进行习惯性的贬低,其中最常见的做法是用满不在乎的态度让对方感到自身的“渺小”。或是当对方是“透明人”,不同对方进行任何交流。
 
第二类:“揭老底”,往往不但当事人受到伤害,还发展到“株连九族”,更为事后关系的修复和重建带来诸多隐患。
 
《反家暴法》中首次将冷暴力纳入了家庭暴力范围内,而在此之前关于家庭暴力的规定其实仅仅是见于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〈婚姻法〉的解释》中,而对家暴的定义也并未将冷暴力这一情况纳入其中。既然冷暴力也是属于家庭暴力中的一种,那么要是一方有证据证明另一方在婚姻关系中有这样的情况,也是符合《婚姻法》中法定离婚的情形。
 

 


关闭窗口
上一篇:被家暴了没有证据怎么办
下一篇:因家暴离婚财产分割如何分配?

相关阅读

上海离婚律师-因家暴离婚,子女抚养权如何确定

在因家暴导致离婚的案件中,法院在确定子女抚养权时,会从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出发,综合多种因素进行判断,一般情况下,家暴方获得抚养权的可能性较低。​ 案例:王女士...

上海离婚律师-遭遇家暴起诉离婚,法院一定会判

如果有充分证据证明存在家暴行为,调解无效的情况下,法院通常会判决准予离婚。但并非只要起诉家暴离婚,法院就必然判离,还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。​ 案例:林女士与李先生结...

家暴离婚后,如何帮助子女走出心理阴影?​

家暴离婚后,帮助子女走出心理阴影至关重要。首先,抚养方要给予子女更多关爱和陪伴,倾听子女心声,让子女感受到安全和温暖。可以通过日常交流,了解子女对家暴和离婚的看法...

家暴离婚案件中,调解的作用和效果如何?

在家暴离婚案件中,调解具有一定作用,但效果因具体情况而异。调解的目的是促使双方通过沟通协商,解决婚姻纠纷,包括财产分割、子女抚养等问题。对于家暴离婚案件,调解可以...

律师微信

手机网站

谭凯律师 咨询电话 15026597100 邮箱 lawyertk@163.com

上海市静安区恒丰路500号洲际商务中心15、16层(地铁1、3、4号线上海火车站南广场或地铁1号线汉中路1号口)

婚姻家事律师网 谭凯律师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抄袭 违者必究法律责任

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和论文由网上收集,仅供学习参考之用,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, 如果您发现侵犯您的权益,请即时通知,本站将立即删除! 对于本站原创作品,如需转载,请注明出处。相关标签:上海离婚律师、静安区离婚律师 沪ICP备14028295号-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