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2 3 4
当前位置:主页 > 财产分割 > >
离婚时,如何准确界定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?​
发布时间:2025-03-27 15:00


       
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。依据《民法典》规定,主要包含以下几类:一是工资、奖金、劳务报酬,这涵盖了夫妻双方通过劳动所获得的各类收入。例如,丈夫在企业工作每月领取的工资,妻子从事兼职劳务获取的报酬,都属于此类。二是生产、经营、投资的收益,比如夫妻共同经营一家店铺,店铺的盈利即为生产经营收益;一方用家庭资金投资股票获得的股息红利,则属于投资收益。三是知识产权的收益,若夫妻一方在婚姻期间创作了作品并获得版税,或申请专利后因授权他人使用获得许可费,这些都属于知识产权收益,应纳入夫妻共同财产范畴。四是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,但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除外。假设在婚姻存续期间,一方的父母去世,未留遗嘱,其继承的遗产则为夫妻共同财产;若父母明确遗嘱表明遗产只归一方,那么该遗产就属于这一方的个人财产。此外,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、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、住房公积金、基本养老金、破产安置补偿费等,也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。​
案例:小陈和小吴结婚后,小陈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,每月有固定工资收入,同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软件研发,研发成果授权给一家企业使用,获得了一笔可观的授权费。小吴则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服装店,每年有盈利分红。后来小陈的父亲去世,未立遗嘱,小陈继承了一套房产。在离婚时,小陈的工资、软件授权费、小吴服装店的分红以及小陈继承的房产(因无遗嘱明确归属)都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,需要进行分割。​
法律分析:法律对夫妻共同财产范围的明确界定,旨在公平合理地分配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积累的财富。这既体现了对夫妻双方共同劳动和付出的认可,也保障了在婚姻解体时,双方能够按照法律规定,对共同财产进行妥善分割,避免因财产归属不清产生纠纷。通过详细规定各类财产的归属,为司法实践中准确判断夫妻共同财产提供了清晰依据。​
律师建议:夫妻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,应增强对家庭财产的管理和记录意识。对于收入,保留好工资条、劳务合同、投资收益凭证等;对于知识产权相关收益,留存好作品创作过程记录、授权合同等。在面对继承或受赠财产时,关注遗嘱或赠与合同的具体条款。若对某些财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存在疑问,及时咨询专业律师,避免在离婚财产分割时因界定不清导致自身权益受损。同时,在日常生活中,夫妻双方应保持对家庭财产状况的沟通和了解,避免一方隐瞒或转移财产。​

 

上海离婚律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