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院判定抚养权归属,遵循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原则。会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,如子女年龄、父母双方抚养能力与条件、子女意愿(八周岁以上需尊重其意愿)等。对于不满两周岁子女,以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,但母亲有严重疾病、不尽抚养义务等不利于子女成长情形除外。两周岁到八周岁之间,会综合双方经济状况、居住环境、教育背景、陪伴时间等判定。
案例:小张和小李离婚时,对五岁女儿抚养权争执不下。小张是企业高管,收入高但工作繁忙;小李是教师,工作稳定,平时陪伴女儿时间多。小张提供了自己收入证明和房产信息,强调能给女儿更好物质条件;小李则出示了日常陪伴女儿的照片、视频,以及女儿幼儿园老师证明其对女儿悉心照顾的证言。法院综合考虑,认为小李虽收入相对低,但能给予女儿更多陪伴和情感关怀,更有利于女儿成长,最终判决女儿抚养权归小李,小张支付抚养费。
法律分析:《民法典》规定抚养权判定需保障子女最佳利益。法院综合权衡多种因素,旨在为子女提供稳定、健康成长环境。收入等物质条件虽是考量因素,但非唯一决定因素,子女情感需求、成长陪伴等同样重要。
律师建议:争取抚养权一方,要全面展示自身优势。经济条件好的,提供收入、资产证明;陪伴多的,收集陪伴照片、视频、证人证言等。若子女已满八周岁,引导子女正确表达意愿,并固定相关证据,如子女书面声明或与法官交流记录。同时,庭审中强调对子女成长规划,展示为子女创造良好环境决心。